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新闻网】上海交大校领导与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领导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24-12-26   阅读:285

12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智能制造功能平台与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吴晓华,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于勇座谈交流。座谈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智能制造功能平台董事长奚立峰主持。


20241226103248.jpg


20241226103211.jpg


奚立峰回顾了交大临港基地的发展历程,指出在临港管委会和临港集团的关心下,学校把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落地临港,成功孵化了40余家科技企业,逐步打造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张名片。他代表学校对临港管委会和临港集团十年如一日给予上海交大的支持表示感谢。


20241226103705.jpg


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总经理习俊通以《研转服并举,打造产学研合作的临港范式》为题,汇报了上海交大—临港产学研合作情况。从起步于区域合作,发展于科创中心建设等方面简述了交大在临港的发展使命与历程;从破解技术创新到应用落地难题、大胆探索模式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吸引产业精英,建设科技研-转-服的环境和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的建设成效;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服务、支撑学科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平台的创新技术研发与转化成果;从政策导向、产业需求变化、研发任务、交大专属特色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新一轮的发展与合作规划。面向未来,平台将继续扎根临港、服务临港、贡献临港,致力于打造“国际影响、国内知名”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学校高端装备、复杂系统类型的科技成果及批量化放产的承载承接区。

 

20241226103738.jpg


吴晓华对丁奎岭一行到访临港表示欢迎,对交大十年间为临港产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交大与临港合作近十年,成果丰硕。交大临港基地研发出多项科技成果,孵化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引进了1800余名各类人才。交大为临港提供了科技创新资源,作为第一个入驻临港的高校科创平台,吸引和带动了后续其他平台的入驻,是临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面向未来,管委会将对交大在临港的项目给予更大支持,为项目运转提供强有力保障;同时给予更大的空间支持,大力推进产业园区改造,更好地发挥交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效应;给予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撑,为高端人才优先解决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交大人才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来,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在临港转化落地。


20241226103809.jpg


于勇表示,对交大与临港产学研合作成效感到振奋。交大在临港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有目共睹,孵化的科技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交大始终瞄准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创新技术,成为临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他指出,交大在临港的十年,始终与集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双方拥有扎实的合作基础,后续将实地调研优秀的科技转化成果。面对新一轮发展和未来合作,临港集团将继续给予交大更多更大支持,不断提升园区服务能级,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合作共赢。


20241226103835.jpg


丁奎岭充分肯定了交大在临港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并对临港管委会和临港集团多年来给予交大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一个城市和一所大学,一个区域和一所大学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交大与临港近十年的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依托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历任领导的大力支持,交大与临港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喜成绩,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优秀人才对于区域和学校发展都是重中之重,交大临港基地目前已聚集了一批高端人才,学校还在加大培养专业知识过硬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学校与临港要双向而行,继续努力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他希望,通过交大临港未来产业特色园区、扩大合作领域等举措,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聚焦临港重点产业布局,紧抓新能源、航空航天、工业母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拓展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加快推动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先试先行,打破壁垒,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有效路径,续写产学研合作的新篇章。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高科处二级调研员王佩华;临港集团副总裁龚伟,副总经济师、临港科投公司董事长翁巍;j9九游会官方网页版院长杜朝辉,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处长陈江平,地方合作办主任、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处长徐兵,上海交大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蒋宏;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的技术与管理骨干等参加座谈。


原文链接:【上海交大新闻网】上海交大校领导与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领导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