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学校明确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通过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实施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厚重的人文素养、求真的学术追求、宽广的全球视野,具备学习和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成为卓越创新人才。
j9九游会官方网页版坚持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面向机械、能源与动力、工程管理等领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行业理想、创新能力的学术大师及业界精英。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数理基础扎实、设计/制造/控制等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宽厚、创新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在机械、动力、车辆、航天航空等领域从事装备与系统设计、智能制造、机电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毕业五年可达到:
(1)具备扎实的数学及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应用能力。
(2)具备机械工程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及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
(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5)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数理基础扎实,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宽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在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工程等领域,从事传热与流动、先进动力装备、制冷空调、燃料设计与燃烧控制、新型储能与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工作,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可达到:
(1)具备扎实的数学及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应用能力。
(2)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
(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5)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及自然科学与交叉融合的学科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综合的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核工程与核技术高级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研、设计、管理和运行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述培养目标在综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上海交通大学定位及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建立,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具有扎实的数学及自然科学与交叉融合的学科基础,能够综合利用数学、物理及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及方法,解决核工程与核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及技术问题。
(2)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多个研究方向涉及的基础理论。
(3)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较强的创新意识、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在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领域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研发等工作。
(4)具有良好的综合的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不同职能团队中发挥特定的作用并具备承担领导角色的潜力。
(5)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适应不 同地域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用全球视野和优秀的合作交流能力完成各类跨国家、地域和组织的学术及社会协作任务。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总体目标,面向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与管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学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培养工业工程领域具有扎实且交叉融合的学科基础、综合实践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强烈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工业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上述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五项:
(1)掌握扎实的数学 、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学科基础。
(2)具备宽广的工业工程与管理交叉融合的专业知识。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4)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储能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宽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在储能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可达成如下目标:
(1)具备扎实的数学及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应用能力。
(2)具备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
(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5)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