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02
人物白描:杜政瑀 j9九游会官方网页版 2019届硕士毕业生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
杜政瑀是j9九游会官方网页版2019届硕士毕业生,怀揣对自主核反应堆工程技术的热情和追求,他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都,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设计研究所工作。他师从曹学武教授和佟立丽副研究员,入学就读以来,共发表论文3篇,先后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核工院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迷茫与探索中树立理想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杜政瑀选择来到了交大继续他的核专业学习和研究。与很多硕士生一样,刚进入研究生阶段,他对科研充满兴趣,但同时满腹疑惑,不知道如何科研。导师曹学武教授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关于实验方法的调研,一开始的调研过程中他常常走神低效,找不到合适的文献和研究思路。为了克服,他采用了最笨的方法:利用休息时间逐字逐句地翻译,在不断积累中,也逐渐掌握文献写作的方法。
半年里,他在课题组科研项目的相关仪器调研中不断诸多尝试:与厂家谈判、评估风险、寻找替代解决方案,成功与失败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他也逐渐成长着,为研究生生涯打下了基础。之后,他与导师确定了毕业课题——大破口失水事故后堆芯的冷却能力研究,同时与项目合作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提供了多次技术交流的机会,在与核动力院深入沟通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到核动力院工作的想法。
学习和科研外,杜政瑀加入了核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和交大核电宣讲团。在志同道合的同学之中,受用于优秀学长的中肯建议,也感动于充满活力的本科学弟学妹,对学习科研满怀的热情。他不断拓展着接触面和专业知识,锻炼了组织和应对能力。
挑战与机遇中收获成果
杜政瑀说成就感和自信心是支撑他自己一步步走下来的两个关键因素。步入研二,当他踌躇满志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时,却因身体问题不得不休息整整两月。走出伤病后,他不甘落后,与师兄开展液态锂的安全性能开展实验研究,收获了科研中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对温度和压力测量技术产生深入了解,第一次掌握了真空控制的方法,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液态金属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现象(MCCI)。之后,他又独立操作新的实验台架开展了液态锂与空气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研二学习与科研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做到一时优秀并不难,但是要使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非常不易。与研一相比,杜政瑀养成了良好的实验室作息,他把来实验室工作当成一种需要,把与实验室同学交流当成一种习惯,把一切困难当成一种进步的阶梯,把一切压力通过合理方式进行排解。除此之外,他也在适当的体育和文艺活动中感受这思绪的跳动,生命的跳动。
忙碌与升华中坚定选择
研三对杜政瑀来说是整个硕士生涯最为忙碌的一年。当求职季来临时,他每天行走于工作室、实验室、招聘会、高楼大厦之间,这时候原来短短两年的学习生涯,使他由一个懵懂青年成长为一位逐步踏上社会的小伙;两年的勤奋和拼搏,使自己有了走上社会一较高低的资本。
与其他同学一样,他也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困惑过。周围同学纷纷转行,要么留在上海,要么南下深圳,在另一个专业里开始了新的征程。面临转行的选择,他有过犹豫,但最终选择了坚持最初的理想——为祖国国防事业做贡献。
在与其他公司面试官的交流中,他意识到此前选择的一厢情愿,过于看重短时间内的变现能力,实际上多数职位与他自己所学并不相符,而多年来积累的能力和经验难以体现独特的优势。虽然技术只是硬件,许多都得工作后公司重新学习,但他认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技术修养应当是核心潜质。他在某军工单位实习时,时任项目总工程师尽管主要日常工作是布置任务和开会,但在请教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问题时依稀可见其当年深厚的功底,言语间透露出对本专业研究内容说一不二的熟练,这些思考加深了他对择业与专业之间的认识。
最终,杜政瑀选择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设计研究所作为自己的工作单位,作为一位生长在成都的学生,怀揣对自主核反应堆工程技术的热情和追求,他觉得在学成之日回到家乡,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是义不容辞的使命。“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曾经,这行字似乎已经被遗忘。但是今后,这行字将会越来越深地印刻在他自己的脑海里。